圣山探险为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保驾护航
5月27日上午11:00,8名珠峰测量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珠峰,随即在顶峰开展测量工作。在8名登顶队员中,就有5位来自圣山探险,超过半数!从修路队打通至顶峰路线,到运输组、接应组、后勤组,100多位圣山探险人参与了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这是圣山探险人的担当与荣誉。
今年——
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
中国人首登珠峰60周年;
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
因此,开展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如此艰巨而光荣的国家任务,是谁在提供后勤保障和登山支持?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在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35名队员中,包括登山队副队长次仁桑珠、攀登队副队长普布顿珠等在内的来自圣山探险的队员就有16名;在公布的8人攻顶组名单中,来自圣山探险的队员就有5人,超过半数!
数据一目了然:在本次珠峰测量登山活动中,圣山探险人不畏艰险、勇担重任;为完成本次珠峰测量登山活动,圣山探险人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圣山的身影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本次珠峰测量登山队副队长——次仁桑珠,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称圣山探险)总经理、西藏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以下称西藏登山向导学校)校长、西藏登山协会副主席。
▲次仁桑珠
4月30日,在珠峰大本营召开的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次仁桑珠介绍:圣山探险共派出100多名服务保障人员参与到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分别承担高山向导、高山协作、高海拔修路、后勤、接应、建营等工作。
▲27日凌晨2点,仍在前线指挥的次仁桑珠
说得通俗一点,圣山探险不仅为参加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的所有人员准备好了吃的、喝的、住的、娱乐、医疗……等等基本条件,还为队员登顶提供修路、向导、协作等高端支持。
从2000年第一次到珠峰大本营至今,次仁桑珠与珠峰的故事持续了20年,其中,他担任珠峰登山总指挥就有11年。他对于珠峰的地形地貌、气候规律、各营地和线路情况,以及珠峰地区的动植物种类、风土人情等等都已经了然于胸。有他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坐镇指挥,就相当于给每个登山队员吃了一颗“定心丸”。
▲次落(左)与次仁桑珠(右)在海拔6500米
次仁桑珠有句口头禅:“登山是靠天吃饭”,言下之意是:登山,特别是登珠峰,最终能否登顶主要是看天气。正是因为很早就认识到天气在登山活动中的重要性,圣山探险早在10多年前就与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花高价购买国内外的气象服务;综合多个渠道的气象信息判断天气状况,进而明确窗口期,最终确定冲顶时间。在本次珠峰测量登山活动中,圣山探险成熟的气象服务渠道为队伍的登山活动提供了可靠的气象保障。
揭秘
新闻发布会召开的会场,就是圣山探险搭建的球型帐篷——这是珠峰大本营最大的帐篷,帐篷里有咖啡机,你可以一边喝茶喝咖啡,一边欣赏珠峰;有投影仪,你可以看PPT也可以看大片;有健身单车、桌式足球、台球等健身娱乐设施,玩累了还有按摩椅让你全身放松……
本次珠峰测量登山攀登队副队长——普布顿珠,西藏登山向导学校常务副校长。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圣火珠峰传递活动中,他和罗布占堆一起负责运送、保护火种灯,并圆满完成任务;无独有偶,在这次活动中,经验丰富的他同样担当大任:负责将各种测量设备安全运送到顶峰。普布顿珠最让人称道的是:2003年他作为高山向导带队员攀登珠峰时,在第二台阶,队员的氧气面罩坏了,他毅然将自己的氧气面罩给队员,自己无氧登顶!
▲攀登队副队长普布顿珠
圣山探险修路队
珠峰修路队是每年登山季的“先锋”,是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工作,修路队员需要用下方保护的方式,在冰雪面和岩壁上攀登,并探明冰裂缝、雪崩、落石等隐患,为之后的高山向导、高山协作和登山者开辟出一条安全的路线。今年的珠峰北坡修路过程可谓一波三折。队员们5次从珠峰大本营出发往上修路,其中4次到达海拔8000米以上区域,冒着风雪、历尽艰辛,最终才将路修到顶峰。
▲正在修路的队员
圣山探险后勤保障团队
圣山探险后勤保障团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4月初,圣山探险后勤保障团队就率先抵达珠峰大本营,在一片乱石滩上从无到有搭建营地。从队员的活动帐篷、餐厅、厨房、会议室、健身房、住宿帐篷,到厕所,一应俱全。
▲前往定日县采购的后勤人员
▲宽敞明亮的大本营厨房
本次珠峰测量登山队副队长、中国登山协会户外部主任薛云4月下旬到达营地一看:营地的几十顶帐篷按功能分区,排列得整整齐齐;每天厨师做的饭菜不仅可口,而且3天内菜的种类不会重复。他由衷赞叹:“我从1986年开始带队到珠峰大本营,这是最省心、条件最好的一次。”
▲队员李富庆在健身帐健身
圣山探险运输队
珠峰攀登季的运输包括几个部分——从拉萨、日喀则、定日县城到大本营的运输是汽车运输,一般过一两天就要下山采购各种物资;从大本营到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主要是牦牛运输;海拔6500米以上的运输全部靠人力。登山所需要的氧气、帐篷、登山修路装备、食品等就这样一路运输到C3甚至顶峰,运输队员默默无闻地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在珠峰脚下,牦牛工及牦牛正在运输物资
▲中途休息的运输队
19岁的圣山探险从最初派人到国外登山团队担任协作开始,经过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珠峰传递活动的历练成长起来,然后开始独立组织珠峰商业攀登活动,到现在为大型的国家测量登山任务保驾护航,这是圣山探险人努力拼搏结出的硕果,是圣山探险人的担当与荣誉!